fbpx

《AE教學》3D立體化邊緣探討!讓你的3D看起來不再那麼菜!

哈囉!又到了快樂的教學時光,

今天來教大家製作立方體!

看起來不難對吧?不過先看看這張圖:

對3D物件是否有開啟Collapse Transformations功能

則是邊緣是否看起來會像右邊那個立方體旋轉時看邊緣起來扁平的關鍵!

而今天就要來教大家Collapse Transformations功能的概念與運用!


首先開啟Comp後,新增一個Solid,

不用太大,這邊我們常寬設定400就可以了!

接著左鍵連按兩下圖形工具。

快速製作最大範圍的方形Mask。

替Solid加入Stroke效果。

加入後,Stroke的Path自動會選定第一個遮罩範圍(Mask 1),

所以不用設定這一欄。

可以調自己喜歡的顏色、筆刷寬度。

Paint Style內選擇On Transparent,

則可以將原有的面隱藏、只顯示出邊線。

剩下邊線的正方形長這樣:

接著開啟3D物件功能。

稍微旋轉一下,可以看見轉到側面時原本的邊線因為角度關係變得扁扁的。

這時就要開啟Collapse Transformations功能!

按一下圖層裡有一個像小太陽的圖示,

有了這個Icon代表已經打開此功能。

在旋轉看看,會發現神奇的事!原本的邊線不會因為旋轉而變扁,

那是因為Collapse Transformations可以讓圖層的設定和特效的運算方式反轉,

原本運算方式是:特效(Stroke) → 圖層效果(位移、旋轉、遮罩…)

開啟之後變為:圖層效果(位移、旋轉、遮罩…) → 特效(Stroke)

因此Stroke也不受遮罩之類的設定影響了!

接著選擇鏡頭位置 > Custom View 1。

自訂角度1 讓畫面看起來有個方向和透視感。

我們將剛才的Solid複製三個。

稍微旋轉和移動,讓他們拼出一個立方體的樣子。

將四個Solid Comp起來。

現在的Comp就算轉換為3D圖層,

也不過是一個平面,旋轉時看起來就像一張紙。

這邊一樣開啟Collapse Transformations功能,

原本的立體感就跑出來囉!

效果的運算都有先後順序且互相影響,

Collapse Transformations主要的功能就是將圖層效果與特效的運算順序對調,

有時候會遇到特效被圖層的設定限制,

例如套了變形特效之後超過遮罩範圍就不會顯示,

這時候使用這個功能就能讓特效不受其限制囉!

在遇到瓶頸時不妨試試看Collapse Transformations是否有幫助吧!

此教學專案檔下載(cc 2018以上):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至FB
分享在 telegram
分享至TG

解鎖站內所有需密碼的內容

時事特效教學 | 讓你學會最新特效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