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又到了快樂的教學時光。
但這次的內容方向不是著重在軟體方面,而是硬體上,
鑒於很多人不知道使用AE需要如何選擇硬體,六六花了點時間整理相關資料,讓這篇文章替大家解惑。
我這麼覺得,
若你是一個設計人、無論是平面設計、動態攝影或是影像編輯、後製合成等,做為一個依靠電腦吃飯的現代人,
無論你先前生活環境在自然的鄉村或是繁鬧的都市,都應該並且有義務去了解幫助你生活的電腦。
(以下介紹以桌電為主,筆電觀念相同但暫不說明)
首先,電腦主機的架構主要由以下項目組成:
- 中央處理器 (CPU)
- 主機板 (MB)
- 記憶體 (RAM)
- 顯示卡 (VGA)
- 硬碟 (HDD、SSD)
- 電源供應器 (POWER或PSU)
- 風扇 (FAN)
- 機殼 (CASE)
其他就是一些排線和風扇等。
【中央處理器 CPU】 影響:★★★★★
CPU目前主流為Intel和AMD,其他暫不納入考量。
對AE來說,CPU的選擇主要針對單核心且時脈高的,曾幾何時AE也能有多核心的支援…
以Intel的I7-8700K 和 AMD的R7-2700X來說,現階段兩者的基礎時脈都是3.7GHz,
雖然I7-8700K為6核心、12執行緒,R7-2700X為8核心、16執行緒,但單核心速度上,8700K比2700X高了13%左右的效能,
超頻上,8700K也是有較好的效能。超頻在這邊暫不討論。
那多核心的部分,則是在處理3D或Deadline渲染管理器上才比較著重。
※結論:優先選擇單核心時脈高。詳細評分可參考評測網站。
【主機板 MB】影響:★☆☆☆☆
主機板的影響較少,主要差別在支援的規格與數量多寡,
記憶體、內顯、顯示功能、音效、網路、擴充槽、儲存裝置…等等;例如有些主機板有WIFI接收,有些則無。
※結論:優先選擇符合CPU等級的主機板即可,其他需要多點儲存裝置或其他功能插槽的,自行斟酌。
【記憶體 RAM】影響:★★★★☆
記憶體對AE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項目,由於預覽需要大量記憶體,
個人建議剪輯和簡單2D動畫方面至少16G,若有更高需求則建議32G或以上。
目前主流為DDR4規格,例如DDR4-3000,3000為時脈,單位是MHz,也就是每秒傳輸 3000M (兆)次。
換算成速率,就是:64位元 * 3000M/8 = 24000 MB/s。
其他如延遲時間、ECC(防錯校正)暫不討論。
※結論:優先考量自己需要多少G記憶體 (以設計人萌新來說,建議至少16G),時脈自己斟酌。
※注意:請注意選購的主機板是否支援該記憶體時脈與規格。
【顯示卡 VGA】影響:★★★☆☆
顯示卡的影響在近期看起來似乎略微提升一些,因為有更多效果支援GPU加速,包含許多外掛。
雖然很多人會這麼說,但實際上比重不高,任何一款中等標準以上的顯示卡(例如GTX 1050、1060)都可應付AE大部分的需求。
即便是目前新出的RTX 2080TI,在AE部分也只比 GTX 1060 高了6%左右的效能,
甚至單純對AE效益上來看,RTX和GTX幾乎沒有差別。3D預覽上會較有幫助。
不過RTX的新技術是否在之後能夠幫助AE一些運算或AI模擬倒是可以觀察。
NVIDIA的CUDA也是一個考量之一,可至WIKI查看優點。
至於兩大顯示卡製造商 AMD和NVIDIA,兩者並沒有什麼差異,但考量NVIDIA在軟硬體上的支援度較廣且穩定,N卡是首選,而AMD則贏在CP值。
而顯示卡的記憶體,老實說也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甚至4G、2G也不太有明顯的差異;基本上仍建議選擇一個4G以上的VRAM。
繪圖卡的部分,其實使用AE不用選購任何繪圖卡,一般遊戲卡就夠用了,而且也贏在CP上,針對那一點點預覽品質的提升,嗯……
※結論:理論上,依照自己的口袋深度和需求選擇合適的顯示卡,價位選擇6000元以上的即可(標準僅供參考)。
【硬碟 HDD、SSD】影響:★★☆☆☆
硬碟的影響很直接也很明瞭,
最好選擇新規格M.2 SSD來安裝作業系統與存放軟體、專案資料,其次為一般SATA SSD,最後才是一般的硬碟 HDD。
主要就是性價比的考量,傳統硬碟容量大但讀存速度慢,SSD容量小但讀存速度快,荷包決定一切。
※結論:依需求與預算選擇SSD或HDD。建議至少一個SSD安裝作業系統。
【電源供應器 POWER、PSU】影響:★☆☆☆☆
電源供應器不會影響使用AE的效率,但可能會影響硬體的使用壽命,例如在電供不穩的情況下,可能導致關機、重開機的狀況,最慘最慘還會有燒壞的情形。
目前的電源供應器,主要考量功率和轉換率,如果你是在網路估價單上組配電腦,那麼底下都會標示你選擇的硬體所需的瓦數,
假設整台主機所需350W,若不會計算瓦數,可以簡單乘以1.4~1.5,因瓦數可能在使用上會有浮動,例如顯示卡在某一時間的瓦數過高等,那麼一時間超出基礎瓦數太多,就可能對電源供應器造成負擔。
再者,以一個550W的電源供應器來說,也得看各路輸出,主機硬體共有三種規格:12V、5V和3.3V,其中以12V的輸出量最大,它得供應處理器、主機板、顯示卡和硬碟等。
所以550W並不是全部都在12V上。
至於常看到的80+保證,則是至少轉換80%的電供,剩餘的20%轉換為廢熱。
模組化的部分,則是方便你依照自己的需求更換線材和整理。
※結論:依照自己所需的瓦數選擇適合的POWER,並至少選擇80+或以上保證。
【風扇 FAN】影響:★☆☆☆☆
這邊討論的是CPU的風扇。
CPU風扇是CPU散熱的主角,散熱不佳會導致CPU過熱,造成當機、LAG,甚至重開機。
CPU的選購可以查詢你所要購買的CPU是否有附贈原廠風扇,該風扇是否能夠應付你的需求,
如果沒有或是不放心,就自行選購一個好一點的風扇吧。
水冷的部分……如果有CPU超頻需求的,建議選購強一點的風冷或直接考慮水冷,這邊暫不討論。
※結論:一般需求可使用原廠附贈的風扇,有需要則購買風扇。
【機殼 CASE】影響:★☆☆☆☆
機殼也不影響使用AE上的效能差異,主要影響你硬體的配置和風冷方向,
例如主機板大小、CPU風扇的高度、顯示卡的長度等。
另一方面就是造型外觀上給你的愉悅心情,想要很潮的可以選擇RGB燈光秀,想要保守的可以選擇聯…欸我這邊沒有要業配喔!※
※結論:外觀最重要 (誤)。
說了那麼多,其實荷包夠飽滿的話,當然選擇好一點的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