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聊特效》你以為現今的電影特效都只有CG嗎?

近期在接連奪魂鋸、雷神索爾,以及正義聯盟等大片後,在12月中尚有一部星際大戰8,愛看電影或是星戰迷可不要錯過了。

 

在不久之前,星際大戰官方釋出了電影中出現的狐狸模型製作幕後:

 

不妨覺得這些電影場景、道具、模型都以假亂真的令人驚嘆,不過這也不禁讓人困惑,在以前90年代,艦艇、恐龍等物件用模型來呈現似乎是個好選擇,那麼在現今CG盛行的時代下,為什麼還需要那麼多的模型呢?諾蘭堅持的模型優勢在哪?

▲星際大戰主角穿著與BB-8/(圖片來源:pl.wikipedia.org)

 

其實,模型有模型的質感、重量,當原型師雕塑模型時,還得考慮角色本身的重心、活動範圍,有皮毛考慮毛髮的分布之類,再者,所有的生物角色都得從現有的生物(或其他物體)來構想,例如你創造一個四足動物,那就得參考真實的四足動物;你知道叫做B的生物長什麼樣子嗎?不知道吧,誰知道B是什麼東西──那現在我告訴你,這個生物有蛇的頭、鱷魚的身、鸚鵡的腳等…那是不是比較有畫面了呢?

 

這些在CG世界裡是沒有的,CG沒有重力──我說的是,CG當然有物理運算,但是當模型師在建模時,角色不會因為重心不穩就忽然跌倒在一邊,因此,原型師在製作模型時必須考慮到這些因素,這會使角色設計更為合理,而3D模型師才能參考實際的模型去製作。

其它如復仇者聯盟,浩克這種變形後的生物體也會製作模型:

 

不過,兩者都有其各自的好,

就像鋼鐵人的盔甲,CG的反射也是參考實際做出的模型。而諾蘭也重於真實模型的光影質感,星際效應內的太空船,當時看的時候反而還以為是CG呢!

▲鋼鐵人盔甲/(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

 

反之,模型雖然真實存在於面前,是CG質感的基礎,但CG更能有掌控性,例如演員雖然會穿上鋼鐵人服裝,之後仍會用CG蓋上、補足不美的地方(或是美國隊長:內戰中的黑豹)。其它也有很多例子,像是超人、蝙蝠俠的披風,無法用風扇做出理想的飄盪、擺動時,或是比較複雜的飛行、打鬥畫面,披風就會選擇CG來處理,在較為簡單的畫面才會穿回真實的披風。又或是演員的動作不理想,也能用CG補足。

不僅模型,其它像是電影場景、建築,或是爆炸、火焰、煙霧等特效,乍看起來是CG──雖然很多時候也都是CG,但是也會合成真實的素材進去,方便特效師、合成師來作業。

 

所以,模型與CG之間如何取捨……看來它們關係也密不可分,為了更好的電影品質,兩者都是必要的吧!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至FB
分享在 telegram
分享至TG

解鎖站內所有需密碼的內容

時事特效教學 | 讓你學會最新特效

隨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