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又到了快樂得教學時光。
這次的內容要來做一個多圖片/影片空間效果~
截圖:
讓照片隨機分配在空間內。
不過這次的內容會使用到外掛Particular來輔助,若不使用外掛製作,可自行手動調整素材的3D Layer座標,並利用攝影機做控制。
那來看看怎麼做吧~
首先是素材:
素材暫時使用六張照片。
直接將所有照片素材選取、拖曳到下方Comp的Icon上並放開:
就能將這些照片創建相對應的Composition。
不過立刻會跳出這個視窗:
這是問你要把這些照片放在同一個Comp裡,還是要個別開一個Comp。
將它們個別創立成Comp後:
按下Ctrl+N創一個總Comp:
規格先訂定為1080P。
創好剛才的總Comp後,
這邊要來對剛才的圖片COMP做一些調整:
因為它們的圖片大小太大了~COMP也會變很大,
這裡將它們縮小四倍,寬度大致壓在1000~1500之間:
COMP變小後,圖片仍然是原本的尺寸,所以也要變小:
利用Fit to Comp功能,將圖片符合COMP的大小。因為比例相同,也就不會有變形的問題。
然後給這些照片們加入Layer Styles內的Stroke:
將Position選為inside,然後調大線條Size:
這是往內吃邊效果,如果不想往內吃到圖片的畫面,Position就要選擇Outside,但這麼做圖片大小和Size都要再另外調整。
可以選擇Layer Style,
直接Ctrl+C複製起來,然後Ctrl+V貼到其他COMP內的那些照片上:
照片都處理好後,就可以創一個色板,加入Particular效果:
先將發射器類型選為Box:
實際上Sphere、Grid都是可以的。
當你拖動時間軸,就會發現粒子空間是一個BOX盒子狀:
發射器的Size可以拉大~
Emitter Size也能選擇XYZ Individual,即可個別控制X、Y和Z的長度。
這裡主要讓空間涵蓋整個畫面。
這時再CTRL+N、創立一個要置入所有照片的Comp:
大小設定為2000*2000,這個Comp要作為粒子樣式。
所以就把剛才那些照片Comp選起來丟進來:
先將它們的寬符合COMP:
這時比較寬(橫式)的照片都會被壓在COMP內:
而這種直式的照片就會超出COMP,只要將它們選起來,符合COMP的高度即可。
接著全選它們的情況下,按下Alt+ ] (鍵盤P的右邊兩格按鍵),可以將它們圖層的結束點切至你目前所在的時間點位置:
然後到Animation工具列內,選擇序列圖層:
它可以將圖層依長度順序排列:
中間的持續時間就設定00秒(預設),基本上不用動什麼,直接OK吧。
OK後,這些照片圖層就會依序排列啦:
那在最後一張照片的時間點上,按下N來設定工作區域的結束點,再按下Ctrl+Shift+X就能自動將COMP符合工作區域的長度了。
這時再把剛才的COMP拉進有particular的COMP內:
將它關閉顯示並開啟3D Layer:
將Particle裡的粒子類型設定為Textured Polygon:
若需要設定旋轉角度等控制的可以選擇這個類型,
如果不需要,可選擇Sprite。
選擇Textured後,下方就能夠選擇Texture:
這邊選擇塞入一堆照片的Comp。
這時會跳出視窗:
簡單說就是貼圖的尺寸太大了,500*500比較適合。
這裡不管它,繼續。
Emitter部分,可以將粒子的每秒數量降低一些,這邊依你自己的情況設定:
貼圖的取樣則選擇Random – Still Frame:
粒子的生命週期設定久一點,可以直接30、50或是更高:
粒子的每秒數量可以設定關鍵影格,讓它在一開始的數量後一幀,直接歸零,這樣後面就不會再跑出新的照片了:
這樣照片空間的雛形就好了::
可以將粒子座標的Z軸拉遠一點,讓更多照片入鏡:
CTRL+SHIFT+ALT+C創一個攝影機~
開啟景深功能,就能讓照片有遠近失焦囉:
你可以直接控制攝影機的座標來讓照片有前後移動、運鏡的動畫效果:
或是利用風向,讓粒子往鏡頭吹~
個人是使用風向的方式來讓粒子有動態。
這是背景的部分:
先用一張照片墊墊,不要讓照片符合COMP的大小,要讓背景照片稍微大一點點~因為要放後面的效果。
加入Displacement Map:
製作一點偏移、轉動的動態效果。因效果有限所以數值前後落差不用太大。
加入攝影機模糊~補上更多模糊效果:
CTRL+SHIFT+ALT+L生一個燈光:
然後在Particular內,打開Shading項目:
設定如上,之後會再依照燈光位置做一些調整。
燈光的位置就看背景的光源在哪,大致放一下:
粒子內也做一下調整:
先取一個大致好看的畫面,至於周圍黑黑的部分,等等再多放幾盞燈:
燈光位置:
那顆比較遠的是要從遠方打過去~至少讓照片正面都能顯現。
這樣來看看,就有點感覺囉~
謎:什麼感覺呀?
六:就…我們直接跳下一個步驟…
完成後可以簡單調個色:
粒子部分也可以增加發散時的速率,多一點點動態和錯位:
如之前所說,Emitter的類型可以選擇其他類型:
先將所有照片和攝影機、素材一起COMP:
再將背景也COMP起來:
拷貝一個背景COMP,讓它吃照片以外的區域:
再拷貝一個照片COMP(保留原始的COMP),將「背景吃照片以外的區域」Pre-Comp:
這邊命名為Rays。
加入CC Radial Fast Blur效果:
座標挪到光源位置。
加入高斯模糊,挪到Radial Blur上方:
回到剛才創的Rays COMP,拷貝一層照片COMP,將混合模式選為Stencil Alpha:
再加入Simple Choker讓邊邊往外擴張。
這樣外部利用Radial Blur製作的光輝效果就不會影響到整個畫面,而是照片邊緣的區域,看起來也比較自然:
成品範例:
此教學AE專案欓下載(cc 2019 & CC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