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又到了快樂的教學時光。
這次的教學,依然會牽涉到許多 MG 的基礎概念,但是比起上兩單元的教學。
我們今天將走出可愛的風格,來做點更酷、更科技感的東西!
另外這次教學會用到許多前兩集單元的概念,如果不會的可以先去看前兩單元。
那我們直接開始吧!( 在那之前,先來看一下完成的結果 )
那讓我們進入 AE,這次我們來嘗試點不一樣的東西,將你的 Comp 設定成正方形,也就是 1080*1080
這樣的影片長寬比在近年來頗流行,當然如果你想用16:9,也是可以照著教學做下去的。
我們將分成幾個階段,最後再統整成完成的效果。
第一階段是「打開的框框」,如下圖。
我們用方型工具拉出一個正方形,過程中你可以按住 Shift , Ctrl + Alt ,從中心往外拉,確保是完美的正方形。
之後再 Size ( 注意,這裡的 Size 不是整個圖層的大小 ) Stroke Width ,設定關鍵影格。
分別是放大, Stroke Width則是由粗變細。
最後在 Opacity (透明度) 多做幾個關鍵影格 (數值高>低>高),做出類似閃爍的效果。
接下來複製兩次,第二次調整數值,把方形變大,Stroke Width則變細。
第三次設定 Mask,如同圖片畫出兩個長方形,把 add 改成 subtract,只留四個角落出現。
就完成第一步驟了。讓我們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其實有兩個東西,分別是中間的小方形,跟下方的數據線。
我們先用鋼筆拉出一條線,並加入 Trim Path,在 End 從 0 到 100
中間可以多設定幾格並微調數值,更有真的在跑數據的感覺。
接下來我一們樣多複製幾次,調整位置與寬細
另外可以注意上圖的最下面,這是另一種方式,在 End 內打入 wiggle(1,50) ,讓數值會隨機移動,1 是速度,50是移動的範圍。
以上數據都可以照自己喜好自己調整。
接下來是迷你方形的部分,我們拉出一個方形,並加入 Repeater,把複製量調高,並 Offset 它的位置
並且做出簡單的放大,後縮小的動畫。並先把這個放在一旁
我們創建一個新的 Solid,放入 Gradient Ramp 後,把 Ramp Shape 內的類型改成 Radial Ramp。
並將這個 圖層 Pre-Comp,命名 TimeMap
回到外面的,我們在剛剛迷你方形的圖層加入 Time Displacement,把 layer 選擇我們剛剛 Pre-comp的圖層
並且微調數值,就會發現小方形,會從內由外出現。
我們就完成第二步驟了!
接下來是字體的部分,高科技的介面,往往少不了很多看不懂的數據。
首先就是輸入一堆讓人看不懂的字樣,隨你高興怎麼打。
並加入 Character Offest ,在裡面輸入 time*10,你輸入的字幕就會開始隨機跳動。 更改 time* 的數值,越高數字就會越快。
接下來製作由 0 跑到 100 的效果
這邊我們需要分兩個圖層製作,分別是前面的字樣,與後面的數字。 我們會動到的其實只有後面的數字。
在 Character value 內輸入 Math.round(effect("Slider Control")("Slider"))
並在圖層加入Slider Control 特效,調整數值 從 0 設定到 100,畫面上就會出現動畫了!
這個階段也就完成了。
讓我們進入最後的階段!
最後的階段跟剛剛的小方型概念很類似,先用 Repeater 複製許多圓形,加入 Time Displacement,選擇 TimeMap
就可以達到效果,另外除了點點外,我有拉出很細的方格,讓整體畫面多出一些細節。
將以上所有效果全部打開,就會像這樣。
另外,我在以上的圖層都有調整過透明度,介於50~80之間。
目的是為了加入光暈時更加和諧。
將所以圖層都 Pre-Comp起來
我們加入 Glow 特效,一般來說我會複製兩到三次,調整數值,讓光暈更加豐富。
另外我發現即使我已經調過透明度,還是有點過亮了,所以加入 Transfrom ,把它拉到Glow 上面,並把透明度拉低
另外我也有加入 Tint ,讓它變青色。
最後放入你的影片在下面,加點放大縮小的畫面。
就大功告成了!
那這次教學就到這裡! 我們下次見!
此教學(AE)專案欓下載: